本次评选活动有近百家有实力的光伏专用箱变生产企业参与,最终合肥元贞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创新的生产工艺、超强的品牌传播、超高的人气支持等荣获2021年度中国电力电气行业中国光伏专用箱变十大品牌。
根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推论,一公顷树冠面积每年可能消耗205吨CO2,则1927万吨CO2需要9.4万公顷树冠面积,相当于每年要多种约9400万颗树。同时,硅料的价格和质量对光伏发电的成本和效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乐山苏民作为建设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一期6万吨)的主体已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得到了乐山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与无锡上机就在内蒙古投资、研发、生产30万吨颗粒硅项目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投资总额达180亿元。采访中,保利协鑫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如市场预判一样,随着保利协鑫颗粒硅项目的逐步达产,公司未来将聚焦于颗粒硅产品,盈利能力欠缺的多晶硅片相关资产在2020年度进行了资产拨备,产生了亏损。未来,将重塑硅料市场格局,引领行业技术进步。3月8日,保利协鑫再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1万吨项目投产后,经过生产运营及下游客户使用实证,颗粒硅各项指标再获新突破。3月15日,保利协鑫能源发布盈利预警公告。
也是在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19年宣布,可实现颗粒硅长周期、高质量、低成本的商业化量产;2020年,进入加快扩产节奏。这也是晶澳做产品设计的理念和逻辑基础。
除此外,他又列举了几项可以提升光伏应用、降低成本的技术的方向。而超大电流组件,由于工作温度的上升、线损的增加,会对发电量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TV北德在银川的实证电站已经证明了相对于超大电流组件,晶澳的182组件有着更低的工作温度,同时有着1.5%以上的发电增益。已经有厂家在挑战更小间距或者是零间距的技术。他认为,未来光伏体量非常大的时候,光伏的电源一定是过剩的,储能、制氢等这些技术都可以结合光伏来实现空间的拓展。
因为最初我们的理念就是,不应该由硅片来定义组件尺寸是什么,而是应该由组件尺寸来定义硅片尺寸,那组件尺寸应该谁定义呢?我们认为组件的尺寸应该由系统来确定,然后硅片的尺寸由组件确定。01技术王道是提升转换效率王梦松表示:未来组件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如何将转换效率进行提高。
王梦松还表示,晶澳在两年之内有希望将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到23.5%~23.6%之间。以异质结为例,目前该技术的设备投资成本依然维持在高位。182mm的硅片,它是综合考虑到生产、安装、运输等环节进行综合推算的,比如将集装箱的利用率做到最高,电流的参数一方面进行保证成本下降,又保证发电量不损失,所以需要一个合理的电学参数,以客户价值为核心、最低的部件成本为考量依据。首先是把硅片的薄片化。
之所以晶澳选择182mm的产品规格,是因为我们经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从生产制造端到设备的匹配,到生产成本,到下游的系统端的匹配,再到系统上的系统成本和度电成本,进行过详细的对比测算,从所得到数据来看,可以充分支持我们的决策,我们认为182mm硅片是当下最优的一个尺寸。他认为,未来应用于分布式和大型地面的产品差异化是一个趋势,晶澳也在考虑为分布式量身定制产品,有专门产线来满足分布式的生产需求。02除了技术之外还拼什么除了电池效率之外,王梦松指出,提升效率在组件的封装层面也有一部分提升的空间。尽管如此,这两个技术未来能不能大规模的量产,依然取决于转换效率能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我们是帮助客户去降低系统成本,提升发电收益率。我们的观点是尺寸宜保持稳定,让行业的工作聚焦在技术本身。
主要是小间距对效率提升有一定帮助。王梦松多次强调:硅片尺寸大小差异,并不是光伏核心技术之一,硅片只是一个载体,我们还是应该更多从技术进步角度出发,探讨哪种规格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度电成本。
该系列产品结合了新一代高效PERC电池技术PERCIUM+、掺镓硅片、MBB以及半片等技术,具备高转换效率、优异的发电能力和出色的可靠性表现,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场景,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晶澳一直在尝试更薄的硅片,但因为硅片尺寸变大了,变大和变薄是有一定矛盾的,越大越难以变薄,目前行业PERC电池薄片化的进展相对不快。03尺寸并不是核心技术问题硅片尺寸是最近争议比较多的热点问题,组件在光伏的系统中基本上占了一半的成本,所以组件对度电成本的影响非常巨大的。合理提升屋顶利用率、提升装机容量、降低系统成本,是增加客户的收益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DeepBlue 3.0 Light系列组件应运而生2020年,协鑫新能源公布出售的光伏电站接近2GW,将可收回现金约人民币68亿,有效缩减负债规模约人民币95亿,公司亦已表示计划于2021年出售2GW的光伏电站。同时,交易完成后,由于已出售的光伏电站的溢利、亏损以及资产及负债将不再纳入综合财务报表,协鑫新能源的负债将下降约人民币12.9亿元,资产负债率将降低约1%,进一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交易将为协鑫新能源带来约9.3亿元现金流,用于偿还其债务。
根据公告,协鑫新能源与三峡将进一步探索其他合作机会,包括但不限于协鑫新能源现有的光伏电站及将予发展的新光伏电站的合作机会。协鑫新能源自2018年起积极通过推进轻资产战略转型升级,持续削减债务规模,优化财务结构。
三峡集团正积极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积极抢抓3060双碳目标的重大机遇,这与协鑫新能源发力碳中和及轻资产转型目标形成互补。此项交易将为协鑫新能源带来约13.9亿元的现金流,并减少负债约42.5亿元,交易所得现金也将用于进一步偿还债务,预计可使公司负债率降低超过2.3%。
此外,公司于2021年2月完成一轮20亿股新股配售工作,配售净额约港币8.95亿。4月1日晚间消息,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继当日首批电站交易公告后,协鑫新能源与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第二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协鑫新能源旗下两家间接附属公司河南协鑫新能源和苏州协鑫新能源向三峡资产管理出售5座已营运光伏电站,总并网容量为约469MW。2021年2月,协鑫新能源5亿美元优先票据百慕大计划重组方案成功取得超过91%债券持有人的支持,预期将能够降低负债,逐步解决整体债务的问题。另根据公告,此次出售第二批光伏电站,协鑫新能源将实现收益约人民币2.5亿元。
同日早些时候,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曾经联合发布公告,协鑫新能源旗下两家间接附属公司河南协鑫新能源和苏州协鑫新能源与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首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出售6座合共约321兆瓦的光伏电站。双方正积极推进上述合作,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能达成及落实签署更多出售及共同发展光伏电站事宜的协议
协鑫新能源自2018年起积极通过推进轻资产战略转型升级,持续削减债务规模,优化财务结构。另根据公告,此次出售第二批光伏电站,协鑫新能源将实现收益约人民币2.5亿元。
三峡集团正积极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积极抢抓3060双碳目标的重大机遇,这与协鑫新能源发力碳中和及轻资产转型目标形成互补。同时,交易完成后,由于已出售的光伏电站的溢利、亏损以及资产及负债将不再纳入综合财务报表,协鑫新能源的负债将下降约人民币12.9亿元,资产负债率将降低约1%,进一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此项交易将为协鑫新能源带来约13.9亿元的现金流,并减少负债约42.5亿元,交易所得现金也将用于进一步偿还债务,预计可使公司负债率降低超过2.3%。4月1日晚间消息,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继当日首批电站交易公告后,协鑫新能源与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第二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协鑫新能源旗下两家间接附属公司河南协鑫新能源和苏州协鑫新能源向三峡资产管理出售5座已营运光伏电站,总并网容量为约469MW。2021年2月,协鑫新能源5亿美元优先票据百慕大计划重组方案成功取得超过91%债券持有人的支持,预期将能够降低负债,逐步解决整体债务的问题。双方正积极推进上述合作,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能达成及落实签署更多出售及共同发展光伏电站事宜的协议。
该交易将为协鑫新能源带来约9.3亿元现金流,用于偿还其债务。此外,公司于2021年2月完成一轮20亿股新股配售工作,配售净额约港币8.95亿。
同日早些时候,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曾经联合发布公告,协鑫新能源旗下两家间接附属公司河南协鑫新能源和苏州协鑫新能源与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首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出售6座合共约321兆瓦的光伏电站。三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20年,协鑫新能源公布出售的光伏电站接近2GW,将可收回现金约人民币68亿,有效缩减负债规模约人民币95亿,公司亦已表示计划于2021年出售2GW的光伏电站。根据公告,协鑫新能源与三峡将进一步探索其他合作机会,包括但不限于协鑫新能源现有的光伏电站及将予发展的新光伏电站的合作机会